两个世纪前的“哥德堡沉船茶”亮相上海“全民饮茶周”
2018年“全民饮茶周”在上海百佛园内的吴觉农纪念馆开幕,活动举办了一系列的茶文化展览及市民茶文化活动。清乾隆年间茶文物——“哥德堡沉船茶”亮相活动中。
复活节岛石像并非一朝覆灭,“龙山-二里头”前后是两个世界
中英两国教授就《丝绸之路上的农牧先驱》、《复活节岛的雕像时期考古学》、《龙山-二里头: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格局大改变》展开考古与人类文化交往的对话。
故宫展“瑰丽梵星”:从莫卧儿王朝看到印度现代珠宝
“铭心撷珍——卡塔尔阿勒萨尼收藏展”于故宫博物院开展。展览以“瑰丽梵星:印度高级珠宝展”和“皇室臻选:艺术珍品展”,呈现阿勒萨尼的收藏。
故宫获捐百块金砖与百万金箔:为下个600年储备维保材料
故宫博物院接受太湖世界文化论坛捐赠的古建筑维修保护的重要材料——100块金砖和100万张金箔,为紫禁城下一个600年储备优质古建筑维修保护材料。
上博“泰特不列颠珍藏展”布展:并不仅是透纳的“心灵风景”
距“心灵的风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藏展”,开幕不到两周,透纳《格里松山的雪崩》、托马斯·庚斯博罗的《演奏大提琴的约翰·查菲牧师》等三幅作品在上海博物馆开箱。
东京国立博物馆讲述日本美术史上的“名作诞生”
日本美术史上有许多被誉为“名作”的作品,4月13日,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的《名作诞生——紧密相连的日本美术》为观众呈现了约120件“名作”诞生背后的精彩故事。
“山西古壁画展”之后,光影中感受山西古建之美
50张优秀摄影作品入选“匠心·光影——山西古建筑摄影大赛”摄影,大赛旨在于以摄影艺术的形式宣传和展示山西地区古建筑以及其它古代遗迹,推广山西古建之美。
意大利藏古埃及文物小金字塔、木乃伊、女神像等来到了山西
4月13日,“金字塔·不朽之宫——古埃及文明特展”在山西博物院开幕,狮身人面像、木乃伊、塞克荷迈特女神像、孔苏金字塔等难得一见的古埃及文物,都在此次展览中亮相。
清代宫廷衣裙何以总有好看的“花边”
清代是我国传统服饰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女装中的绦带缘饰融汇历代精髓,以独特的艺术特点、精湛的装饰技艺及丰富的内涵寓意,构成了醒目的文化元素。
太原唯一的后晋墓葬:“王氏小娘子”墓的文化内涵
王氏小娘子墓保存完整,时代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是迄今为止太原发现的唯一一座后晋墓葬,其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疑似圆明园被劫文物“虎蓥”在英国以41万英镑价格被拍卖
英国当地时间4月11日上午10点,疑似圆明园被劫掠珍贵青铜器文物“虎蓥”在英国肯特郡坎特伯雷拍卖行以41万英镑价格被拍出,据悉买家是通过电话竞拍购得。
中日友好的古今见证:上野三碑与中日书法展
4月12日,由上海市国际文化传播协会和日本国群马县政府联合主办的“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0周年暨日本上野三碑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中日书法展”将在上海举办。
上海博物馆穹顶之下,首现“沉浸式”经典希腊悲剧
4月10日晚,第一场浸入式戏剧《美狄亚》在上海博物馆上演。戏剧通过在博物馆内的“浸入式”的表演,激发观众对当今男女关系、婚姻关系的思考。
新疆通天洞、四川沉银等列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于2018年4月10日在北京揭晓。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十大考古新发现项目。
英国拍卖行拒绝撤拍疑似圆明园“虎蓥”
国家文物局在得知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即将于4月11日拍卖疑似中国圆明园流失文物后,要求其终止对上述文物的拍卖和宣传活动,但拍卖行明确表示,拒绝撤拍上述文物。
美国博物馆以戏剧性理念讲述梦一般的“中国末代王朝”
近日,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以具有突破性的戏剧理念去阐述这中国末代王朝的故事,并通过艺术设计、灯光、音响以及气味让观众沉浸其间,开启一段梦境般的观展之旅。
北宋名门吕氏墓系列 ⑤:茶具里的煮茶点茶散茶,到末茶终结
这些茶具几乎出现在所有的墓葬中,这说明饮茶在北宋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除了出土了传统的烹茶器具外,还出土了点茶器具与散茶器具。
两个世纪前的“哥德堡沉船茶”亮相上海“全民饮茶周”
2018年“全民饮茶周”在上海百佛园内的吴觉农纪念馆开幕,活动举办了一系列的茶文化展览及市民茶文化活动。清乾隆年间茶文物——“哥德堡沉船茶”亮相活动中。
复活节岛石像并非一朝覆灭,“龙山-二里头”前后是两个世界
中英两国教授就《丝绸之路上的农牧先驱》、《复活节岛的雕像时期考古学》、《龙山-二里头: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格局大改变》展开考古与人类文化交往的对话。
故宫展“瑰丽梵星”:从莫卧儿王朝看到印度现代珠宝
“铭心撷珍——卡塔尔阿勒萨尼收藏展”于故宫博物院开展。展览以“瑰丽梵星:印度高级珠宝展”和“皇室臻选:艺术珍品展”,呈现阿勒萨尼的收藏。
故宫获捐百块金砖与百万金箔:为下个600年储备维保材料
故宫博物院接受太湖世界文化论坛捐赠的古建筑维修保护的重要材料——100块金砖和100万张金箔,为紫禁城下一个600年储备优质古建筑维修保护材料。
上博“泰特不列颠珍藏展”布展:并不仅是透纳的“心灵风景”
距“心灵的风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藏展”,开幕不到两周,透纳《格里松山的雪崩》、托马斯·庚斯博罗的《演奏大提琴的约翰·查菲牧师》等三幅作品在上海博物馆开箱。
东京国立博物馆讲述日本美术史上的“名作诞生”
日本美术史上有许多被誉为“名作”的作品,4月13日,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的《名作诞生——紧密相连的日本美术》为观众呈现了约120件“名作”诞生背后的精彩故事。
“山西古壁画展”之后,光影中感受山西古建之美
50张优秀摄影作品入选“匠心·光影——山西古建筑摄影大赛”摄影,大赛旨在于以摄影艺术的形式宣传和展示山西地区古建筑以及其它古代遗迹,推广山西古建之美。
意大利藏古埃及文物小金字塔、木乃伊、女神像等来到了山西
4月13日,“金字塔·不朽之宫——古埃及文明特展”在山西博物院开幕,狮身人面像、木乃伊、塞克荷迈特女神像、孔苏金字塔等难得一见的古埃及文物,都在此次展览中亮相。
清代宫廷衣裙何以总有好看的“花边”
清代是我国传统服饰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女装中的绦带缘饰融汇历代精髓,以独特的艺术特点、精湛的装饰技艺及丰富的内涵寓意,构成了醒目的文化元素。
太原唯一的后晋墓葬:“王氏小娘子”墓的文化内涵
王氏小娘子墓保存完整,时代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是迄今为止太原发现的唯一一座后晋墓葬,其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疑似圆明园被劫文物“虎蓥”在英国以41万英镑价格被拍卖
英国当地时间4月11日上午10点,疑似圆明园被劫掠珍贵青铜器文物“虎蓥”在英国肯特郡坎特伯雷拍卖行以41万英镑价格被拍出,据悉买家是通过电话竞拍购得。
中日友好的古今见证:上野三碑与中日书法展
4月12日,由上海市国际文化传播协会和日本国群马县政府联合主办的“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0周年暨日本上野三碑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中日书法展”将在上海举办。
上海博物馆穹顶之下,首现“沉浸式”经典希腊悲剧
4月10日晚,第一场浸入式戏剧《美狄亚》在上海博物馆上演。戏剧通过在博物馆内的“浸入式”的表演,激发观众对当今男女关系、婚姻关系的思考。
新疆通天洞、四川沉银等列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于2018年4月10日在北京揭晓。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十大考古新发现项目。
英国拍卖行拒绝撤拍疑似圆明园“虎蓥”
国家文物局在得知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即将于4月11日拍卖疑似中国圆明园流失文物后,要求其终止对上述文物的拍卖和宣传活动,但拍卖行明确表示,拒绝撤拍上述文物。
美国博物馆以戏剧性理念讲述梦一般的“中国末代王朝”
近日,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以具有突破性的戏剧理念去阐述这中国末代王朝的故事,并通过艺术设计、灯光、音响以及气味让观众沉浸其间,开启一段梦境般的观展之旅。
北宋名门吕氏墓系列 ⑤:茶具里的煮茶点茶散茶,到末茶终结
这些茶具几乎出现在所有的墓葬中,这说明饮茶在北宋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除了出土了传统的烹茶器具外,还出土了点茶器具与散茶器具。